來源行業觀點:合肥電力設備光伏政策落地,產業鏈壓力有待釋放
1、新能源汽車行業觀點:1、悲觀預期有望修復,關注下游龍頭進展。前期國內較差情形的產業政策出臺, 導致行業內預期三季度乃至整個下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需求會斷崖式下滑。根據我們的行業調研和產業鏈跟蹤,產業鏈對行業市場化發展的承載力其實要超過最悲觀的預期,未來預期有望修復:從短期看,通過產品升級和降價,是可以對沖大部分補貼的下降;從長期看,全球車企龍頭未來幾年對產品性價比的需求是符合行業實際情況的,預期中的調整只是短期的波動而已,更重要的是,積分制、市場化運營等積極需求因素在陸續釋放。 對于行業的風向標特斯拉,近期其在中國境內的工廠已經取得不錯進展,我們需要關注其財務和產銷量的具體變化。2、國內產業鏈短期仍有壓力。目前處于行業搶裝期,整體產業鏈價格仍然相對穩定; 但展望三季度供需情況,整體產品價格水平仍將下移。未來關注兩類企業的機會,一類是:技術、成本、規模有優勢的龍頭,其升級、擴產帶來產品性價比提升;另一類是能對接全球新能源汽車產品需求的企業,而且在低谷期,消費電子等非新能源需求可能對沖其波動。
2、光伏行業觀點:1、行業政策落地,國內需求拐點降至。日前,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主要通過市場競爭方式進一步推動行業市場化發展。我們認為,政策落地就是利好, 下半年國內的需求將逐步釋放,國內裝機低谷期將過去;但目前總體政策還是為平價上網大時代到來保駕護航,大的需求釋放我們預計會在2020 年及之后。 2、行業中長期機會確定,繼續關注龍頭進展。龍頭優質產能繼續釋放,進一步夯實平價上網的根基,我們預計5 月份產業鏈產品的價格仍有壓力。從中長期看,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等龍頭的格局已經形成,其全球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穩步提升,關注先進產能釋放帶來的進一步影響。
3、風險提示:1)政策支持不到位、宏觀環境變化等系統性風險。2)新能源乘用車、分布式光伏等新領域的發展低于預期。3)電動車安全事故、光伏技術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
|